正確的施工順序為:
第一,進行預制安裝;
第二,進行卡架安裝;
第三,進行干管安裝;
第四,進行立管安裝;
第五,進行支管安裝;
第六,試壓;
第七,沖洗;
第八,防腐處理;
第九,保溫。
下面具體講述幾個最為重要的步驟:
1)干管的安裝。主要工序包括斷管、套絲、上零件等,必須按照施工圖進行管段的加工預制。安裝卡架時,應嚴格安裝設計的要求以及相關規范中的間距來進行。安裝托架上的管道時,應先把管放在托架的上面,首先把第一節管裝好,然后再安裝第二節管,以后的每個節管都可照此進行。另外,需注意的是,分路點與分路閘門之間的距離不宜太遠。如果分路的地方是系統的最低點,則必須在分路閘門之前加上泄水絲堵。同時,布置在吊棚、地溝和非采暖房間里的采暖干管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。采暖管道要避免穿過風道和煙道。波紋伸縮器應該按照規范的要求位置安裝好固定支架和導向支架,還有同時安裝好集氣罐、閥門以及自動排氣閥等相關設備。
2)立管的安裝。首先需要核對預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是垂直的,吊線和卡子是否安裝好。然后將預制好的管道運送到安裝地點。在安裝立管之前,要首先卸下閥門的蓋子,按照編號的順序從第一節開始依次安裝。在安裝的過程中,要注意檢查立管的每一個預留口的方向和標高是否平正。然后將事先栽好的管卡子松開,將管放入卡內并擰緊螺栓,扶正鋼管套,最后要填堵孔洞,注意臨時封堵立管上的預留口。當出現采暖立管與支管相交的時候,應盡量使立管繞過支管。在立管上煨制采用鍛鑄鐵成品件的弓字彎。另外,施工時需注意,同一個房間內的管卡的安裝高度應保持一致,當散熱器支管長度大于一米五時,應該在支管中部安裝一個管卡。
3)支管的安裝。首先要檢查立管的預留口位置以及散熱器的安裝位置是否正確。注意暗裝或者半暗裝的散熱器燈叉彎必須要與爐片槽墻角相適應,盡可能達到美觀大方的效果。所有施工應按照設計和規范的規定壓力進行系統試壓和沖洗工作,將水排泄干凈,在一切工序合格后辦理驗收手續。
4)試壓沖洗。水壓試驗:打開水壓試驗管路中的閥門,開始向供暖系統注水,開啟系統上各高處的排氣閥,使管道及供暖設備里的空氣排凈。待水灌滿后,關閉排氣閥和進水閥,停止向系統注水。打開連接加壓泵的閥門,用電動打壓泵通過管路向系統加壓,同時擰開壓力表上的旋塞閥,觀察壓力逐漸升高的情況,一般分2- 3次升至試驗壓力。在進行全面檢查,無異?,F象方可再繼續加壓,蒸汽、熱水采暖系統,應以系統頂點工作壓力加0.1MPa作水壓試驗,在系統頂點的試驗壓力不小0.3MPa。試壓過程中,檢驗方法是使用鋼管的采暖,系統應在試驗壓力下,10 分鐘內壓力降不大于0.02MPa,降至工作壓力后檢查,不滲、不漏即為合格。系統沖洗:對供暖管道及散熱器先分別進行沖洗,先利用0.3- 0.4MPa壓力的自來水進行管道沖洗,當接入下水井的管道水流出潔凈水時,認為合格。然后再以1- 1.5m/s的流速進行循環沖洗,延續20h 以上,直至從回水總干管出口流出的水色透明為止。此過程中,每加壓至一定數值時,應停下來對管。
5)防腐保溫處理。對管道以及散熱器必須要注意清除表面的灰塵、銹蝕和污垢,當管道露出金屬的光澤時才能噴漆。對于銹蝕,可以使用人工除銹的方法,首先用手錘敲擊或者用鋼絲刷除表層的銹,然后用鋼絲布出去管道上的污垢和氧化皮,當管道露出金屬的光澤時方為合格。做好保溫處理,要嚴格的根據設計所要求的相應保溫材料。聚氨酯保溫瓦的外面綁上扎玻璃絲布是目前最為常用的保溫方法。在施工前,應該先用保溫瓦捆綁住管道,并用玻璃絲布纏繞在管道外部,注意纏繞時要整理平整,不能有折皺的現象。另外,末端要注意用鐵釘加以固定,避免脫落和松動。
6)管道系統通水供暖。首先聯系好熱源,根據供暖面積確定通暖范圍,檢查供暖系統中的泄水閥門是否關閉,干、立、支管的閥門是否打開。向系統內充水,開始先打開系統最高點的放風閥,安排專人看管。慢慢打開系統回水干管的閥門,待最高點的放風閥見水后即關閉放風閥。再開總進口的供水管閥門,高點放風閥要反復開放幾次,使系統中的冷風排凈為止。正常運行半小時后,開始檢查全系統,遇有不熱處應先查明原因,需沖洗檢修時,則關閉供回水閥門泄水,然后分先后開關供回水閥門放水沖洗,沖凈后再按照上述程序通暖運行, 直到正常為止。